2019-03-12 09:24:16 版本 :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作者: 周杨 于 2019年03月12日 发布在分类 / 计算机应用 / 信息化 下,并于 2019年03月12日 编辑
 历史版本

备注 修改日期 修改人
格式调整 2019-03-12 09:25:34[当前版本] 系统管理员
格式调整 2019-03-12 09:24:16 系统管理员
CREAT 2019-03-12 09:23:52 系统管理员

(来源:《世界经理人》,2019-03-04)

作者:冯昊(普华永道中国工业制造与服务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原文链接:http://www.ceconline.com/it/ma/8800097614/01/?_ga=2.2339557

8.138222196.1551150342-985937100.1551150342 

技术为王,数据驱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在给现代的企业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类似大数据、物联网、无人机、移动应用、公有云、5G技术等新兴科技正在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优势并引领创新。根据《普华永道独角兽CEO调研》结果, 在未来的1-3年内,76%的受访高管将大数据视为最具影响力的新兴技术, 而人工智能(67%)和云计算(42%)紧随其后(见表1)。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的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能合理应用新技术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保证收入持续增长, 是各企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增强现实等技术为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思考如何能够借助新技术,替换原有IT信息化应用,为企业带来更便捷、高效、严谨的业务处理体验,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决策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收益,真正实现以新技术带来的企业智慧化转型。


云化


云化能够带来最大化的灵活与敏捷, 并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客户期望,扩展数字接触点与收入渠道。

•支撑业务发展:云计算平台可以综合考虑业务应用场景,考虑业务快速发展的特性,采用的技术平台应能够适应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并且能够支撑业务的长期和持续发展。

•可靠性:云计算平台应支持冗余、自恢复、高可用架构,允许应用系统从不可避免的硬件、软件错误中恢复,确保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存储的高可靠。整体架构应提供同城和异地的容灾机制,保证业务连续性。

•先进性:云计算平台应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架构,积极吸纳业界最新科技成果,及时更新、升级,确保平台能力和应用能力与时俱进。


•成熟性:云计算平台既具有技术方面的领先型,同时又接受过高并发、高可靠的实践验证。

•安全性:安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安全:主要指防止外部对网络的攻击和入侵;另一个是保密,主要指防止网络内部信息的泄露。云计算平台安全设计应按照云服务的使用范围及层次,提供整合的云服务安全体系,并与安全防护体系、安全运维体系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云计算平台防护体系。


大数据

行业用户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需求预测和客户分群,从而拓展其服务范围, 同时也运用到日常的经营决策和日常生产过程中,例如对设备资产故障的预测性维护。

大数据拥有以下四大特点:一、易于部署和使用。只需几次点击便可连接到数据源,并轻松地创建功能强大的仪表板,将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二、实时报警。大数据分析平台随时监测系统数据,以及时发现趋势并识别活动或行为的具体模式。在发现活动或行为出现异常情况时,平台将实时发出警报。三、扩展功能强大。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实现轻松扩展升级:从单个服务器轻松扩展至多个数据中心。四、可靠的安全性。大数据分析平台向用户提供:安全处理数据、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可审计性和数据完整性等功能。

目前,国家确定了“大数据”战略,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由此,政府和国有大企业都在大数据方面发力,推进政府部门和企业内部大数据整合及创新应用的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业务数据,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把这些数据转换成对公司更有价值的资产,是信息化建设需要回应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业务数据真正转化为企业重要资产,各系统中的数据来源、数据口径、数据意义等标准规划需要配套建立并执行,助力实现企业层面各业务数据的一致统一。借助于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实现业务协同的同时, 也打破了各业务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企业内数据共享,更进一步的为企业决策分析层提供实时企业运营管理数据。


物联网


企业借助物联网的数字化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将成为智慧化的重要基础。

物联网是将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通过电子标签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通过创造一个信息和物理空间互联互通、联动控制的聚合性系统,带来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在此基础上更快实现了企业建设智能化,并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采集大数据用于智能分析与决策。


移动化


移动技术的发展正在持续拓展移动设备的应用范围,如移动宽带网络、高分辨率屏幕的终端,以及移动办公管理软件。对于现行趋势下的行业,移动化是必然趋势。

移动应用将带来企业信息化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变革。通过移动应用,企业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弥补传统的业务应用上模式的不足, 重新塑造企业的经营模式,整合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 将企业的信息化扩展到与市场的距离近似无缝的境地。


结语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这些新技术迅速成为主流,数字化和互联网思维给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新技术互相之间关联密切,所以我们不适合单独考虑某一项技术的应用,而是需要从公司的业务场景出发, 进行通盘的考虑和设计。因此,我们的企业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新技术应用规划和设计,力争能够逐步落地,实现既定效果,以技术创新助力企业业务创新。



历史版本-目录  [回到顶端]
    知识分享平台 -V 5.1.4 -大信谛威